什么是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哪三家

2024-04-30 1137 明贵知识网

想要了解三家分晋的故事,必须先了解西周的分封制,《礼记注疏》卷第十一《王制第五》:“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具体见下图:

西周分封制

三家分晋是资治通鉴开篇第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晋文公称霸,晋国有魏、赵、韩、智、范、中行等世袭卿族,称作晋国六卿,六卿共主国政,后来范、中行氏被灭,只剩下魏、赵、韩、智四卿掌握晋国大权,其中最显赫的就是智氏,他们掌握着晋国的中央。

晋国地图

公元前453年,魏、赵、韩三家联合起来消灭智氏。

开始的时候,智氏的统治者智宣子选择嫡长子智瑶为接班人,继承了自己卿的地位,就是后来说的智伯,“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但是这时候有一个叫智果的人反对,说智瑶虽然很贤(五贤分别是美鬓高大、骑射兼通、才艺超群、善辨能文、强毅果断),但却有一个弱点导致他不能继位,就是“不仁”,就是说他只有才,但是没有德,智瑶没有仁德之心,刻薄寡恩,还不知道笼络人心。“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没有人拥戴的领导者自然不好当,为智伯被杀埋下了伏笔。

与此同时,赵氏也在选择继承人,此时的赵氏当家人是赵简子,他就是我们熟知的两个故事赵氏孤儿里的孤儿赵武的孙子和“东郭先生与狼”中把中山狼追进东郭先生口袋里的英雄,史实中,他是智勇双全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通过三年的观察和考核后,发现二儿子无恤谦虚谨慎,处事细心,决定立无恤为继承人,成为后来的赵襄子。

智宣子和赵简子相继去世后,智伯智瑶和赵襄子无恤顺利继位,智伯开始主持晋国国政,处事霸道,对各个卿国都不尊重,有一次甚至在蓝台的酒宴上侮辱韩康子和他的大臣段规,智伯说:“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可见他的霸道和专权,大家为此都怀恨在心,但是智伯却不以为然,后来他要去打越国,又以筹备军款的名义逼迫其他卿族各自交出一座城邑,最先逼迫的就是韩康子,段规这时候就出主意说先满足智伯的要求,把麻烦引到别家去,静观其变,看看别家的态度,韩康子同意并且送出了一座万户城邑。智伯得寸进尺,又向魏恒子索要,魏恒子本要拒绝,但是他的臣子任章却建议他同意,因为智伯的势力是最强的,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想要取代他,必须先放任他,让智伯麻痹大意,私下与其他卿族联络,否则会成为智伯单独打击的对象。魏恒子也送出了一座万户城邑。

当智伯继续向赵氏索要蔡等地时,赵襄子坚决反对,智伯就集合韩、魏的军队要攻打赵氏,赵襄子面对强敌,选择了退守最深得民心的晋阳,智伯率领大军围了晋阳两年之久,但晋阳城内同仇敌忾,丝毫不为所动。此时的智伯刚愎自用,霸气逼人,而且还轻视敌人,一意孤行,那时候的战车有三个位置,分别是尊者、骖乘(保安)、御者(车夫),智伯巡视的时候自己做尊者的位置,而让同为卿大夫的魏恒子和韩康子做骖乘和御者,可见智伯的狂傲,智伯还说“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他知道大水可以亡国,这样的不平等和这句话引起了其他卿大夫的担忧,智伯的谋士絺疵(chī cī)注意到了这点,提醒智伯韩魏必反,智伯竟然去问魏恒子和韩康子,两者当然矢口否认,还说是赵氏派的说客想要挑拨咱们的关系,令人意外的是,智伯居然相信了两人的说辞,絺疵感觉到害怕就逃跑了。

车乘尊卑位置示意图,尊者在左、骖乘(保安)在右、御者(车夫)在中

与此同时,赵襄子决定反击,秘密地派人去游说韩魏两家说唇亡齿寒,我赵氏被灭你们两家很快也会被灭,各家卿族因为利益关系团结在了一起,第二天就以相亲之兵对阵智伯的骄兵,大败智氏大军,杀死了智伯,智氏卿族被灭。魏、赵、韩三家分掉了晋国的土地。

魏斯、赵籍、韩虔三人封为诸侯

公元前403年,即周天子周威烈王23年,“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天子下令把魏斯、赵籍、韩虔三人封为诸侯,魏、赵、韩自此正式建国,司马光在书中评论说“今请于天子而天子许之,是受天子之命而为诸侯也,谁得而讨之!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坏,音怪,人毁之也〕”,说周天子坏了礼仪,不能立大夫为诸侯,但其实这种事早就发生过,比如秦的先祖西陲大夫就是帮助周平王东迁有功从大夫被提拔成了诸侯;姜太公分封为诸侯,即后来的齐国;周公的大儿子得封鲁国,可见西周时期封诸侯是常有的事。

秦的先祖西陲大夫就是帮助周平王东迁有功从大夫被提拔成了诸侯

为何司马温公单单说魏、赵、韩分封诸侯是坏了礼仪呢?因为这次周天子是被迫的,屈服了三家的压力放弃了周朝的秩序,就是我们俗称的礼仪,这也就是司马温公把三家分晋这年作为《资治通鉴》也是封建社会的起始的原因。

声明:明贵知识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本站